华媒人秭归祭屈原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5-04-22 23:26:46






      泰亚传媒讯(菁野)四月十九日的秭归,细雨初歇,天色黛青。二十余人捧着兰草,在屈原祠前肃立。那兰草青翠欲滴,倒像是刚从《楚辞》的书页里采摘下来的。

      石阶上的青苔湿滑,踏上去让人想起"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句子。屈原的石像就立在那里,峨冠博带,面容清癯。他的目光越过人群,投向远处的江水。那目光里含着太多东西:对故土的眷恋,对理想的执着,对现实的失望。两千多年了,他始终保持着这个姿势,像是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答案。
 

      兰草的香气在潮湿的空气中弥漫。这种生于幽谷的香草,在屈原的诗里出现过多少次啊。他佩兰草以明志,采兰草以寄怀。如今的人们献上兰草,却不知能否懂得他当年"纫秋兰以为佩"时的心境。那时的他,被放逐于江南,行吟泽畔,眼看着故国将倾而无能为力。那种痛楚,恐怕比投江时的江水还要冰冷。
 

      祠前的长江依旧奔流。这江水见过太多故事:见过屈原披发行吟,见过他怀抱巨石自沉,见过渔父叹息而去。如今它又见证一群后人前来祭奠。江水不言,只是将所有的故事都带向远方。

      同行的海外媒体人轻声交谈,他们的口音里带着异国的腔调。这让我想起,屈原当年不也是个漂泊者吗?只不过他的漂泊是被迫的,是带着刻骨铭心的痛的。而今人漂泊,尚有归途;而他,只能以死明志。
 

 
      祭拜结束,人群登车离去,那束兰草留守在石像前,像是一种前世的约定。屈原的目光依然望向远方,望向那个早已不存在的楚国。他的诗篇却流传下来,像一粒种子,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当我们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时,仿佛能看见那个消瘦的身影,在江边独自徘徊。

      细雨又起。江面上泛起无数涟漪,像是无数个未解的疑问。屈原的悲剧,在于他活得太清醒,爱得太深沉。而他的伟大,也正在于此。(编辑:东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