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生:在广西支教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1-02-27 11:53:38





德国大学生:在广西支教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_fororder___172.100.100.3_temp_9500033_1_9500033_1_1_57c41607-6015-4b08-b0c7-3d9e3b2281e0

孔浩支教期间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阮佳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到贫困地区支教为实现全面脱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支教的队伍中也不乏外国年轻人的身影。

  德国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孔浩目前正在攻读新兴市场管理专业中国经济方向,他与中国的结缘可以追溯到2013年9月,那一年,还在读中学的孔浩开始学习中文。他当时所在的伯乐高级文理中学是德国北威州最早开设汉语学分课的中学,这所学校从1994年起就开设了中文课程。除了经常组织学生访华交流与学习外,该校还于7年前成立了中文合唱团,多次受邀在两国重要外交场合进行演出。而孔浩就是合唱团的创始成员之一,分别于2014年在德国以及2016年在中国见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

  孔浩说:“我之所以会萌生去广西支教的想法是因为2014年第一次见到彭教授时,她跟我们说自己的中国梦是让所有儿童、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女孩子都能够有学上。(2016年)高中毕业后,我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去中国农村学校支教的国际志愿者项目。当地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我主要负责上英语课,感觉也为向着中国梦迈进作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孔浩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在广西桂林市恭城县支教了一年,期间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进行备课,偶尔还会去幼儿园上课。

  孔浩说:“(中国)农村的生活环境跟德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很不一样,但我很快就适应了、还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那里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一样。因为当地民风淳朴,我很容易就跟孩子们打成了一片。他们没有把我当成(有距离感的)老师,在路上碰到都会十分自然地用英语跟我打招呼,把我教的东西学以致用,让我还挺有成就感的。”

  孔浩说,比起当地的老师基本都参照课本进行教学,他更倾向于寓教于乐、尽可能激发孩子们对外语更大的兴趣:“我觉得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或者其他趣味性的方式来授课会更生动一些。而且我也有意识地让他们多练口语,帮助巩固学习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能够感受到他们更愿意、更敢于说英语了。这在我看来有利于架起不同国家人与人之间沟通和友谊的桥梁。”

  虽然距离在广西支教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近4年,但孔浩和当地的不少孩子依旧保持着联系、互相更新近况。孔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计划今年或者明年再到中国去交换或者实习一年,那时候他一定会重返故地、再到广西支教的地方看看。

  孔浩说:“我觉得,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感受一种全新的文化、接触不同的人会让人受益匪浅。就像我去中国的话不仅会让我的中文更好。还可以交很多中国朋友、积累很多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我希望未来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继续不断提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