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教师参与“三个课堂”纳入工作量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0-03-17 10:00:41





3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应用,将之纳入日常管理,并将教师在其中承担的任务纳入工作量,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

“三个课堂”分别指什么?教育部在意见中作出阐释。“专递课堂”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名师课堂”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名校网络课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

教育部提出,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

具体做法上,首先是把“三个课堂”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体系,明确不同应用模式下输出端与接收端的工作要求和操作规程;科学确定输出端的辐射范围,合理控制接收端的数量;加强输出端和接收端的线下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推广“中心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

同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优化本地教师队伍结构,合理配备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师;把教师在“三个课堂”中承担的教学和教研任务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教师培训者方面,加强国培、省培、市县培训项目衔接,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员培训,重点解决在线授课、网络教研、操作实践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教育部明确要补齐其在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上的短板。充分利用现有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通教室,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直播式、录播式、植入式、观摩式应用。

教育部还提出,采用网络巡课、教学实录等方式,通过对“三个课堂”应用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实现对“三个课堂”应用效果的动态监管,确保教学质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