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11月25日讯(记者 张希臣)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教育部推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的基本情况。会上围绕群众热切期盼、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介绍,教育部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光彦表示,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工作,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的领导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7起截留克扣营养膳食补助资金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我们发布两次预警,分别在秋季学期开学前和11月5日,要求试点地区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落实膳食补助资金相关规定,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巡视员胡延品介绍,今年8月到10月,教育部派员赴四川、云南等地,深入基层一线学校、供餐企业,认真听取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建议,了解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督促地方加强监管,坚决整治截留克扣、挪用、挤占等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中国网记者在通气会现场了解到,截至目前,发现截留克扣营养膳食补助资金问题37起,涉及河北、河南等8省区,共计金额1.74亿元,目前均已整改到位。
对于目前物价上涨的情况,胡延品表示,当前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波动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教育部正在积极会同中央有关部门推动各地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及物价水平,在落实国家膳食补助基础标准上,进一步完善政府、家庭、社会力量共同承担膳食费用机制,确保让学生吃饱吃好。同时,积极与财政部协商,探索建立膳食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一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一补”)政策是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教育部高度重视“一补”问题,对截留克扣挪用等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
今年8月至10月,教育部赴山西、内蒙古等地深入基层一线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师生及家长意见、查阅账目、走访贫困户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一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此外,教育部开通热线,接受社会监督,受理群众举报投诉。专线开通以来,接到来自19个省份的43个电话。其中,举报投诉27项。目前,举报投诉的27项问题中,相关省份已反馈处理意见23项,尚在核查4项,所反映问题均已得到妥善处理。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介绍,截至目前,已初步查明“一补”资金问题162项,涉及金额1.29亿元。其中,拨付、发放不及时17项,涉及金额1.14亿元,已整改完毕;虚报套取、挤占挪用“一补”资金31项,涉及金额821万元,已整改20项;未做到应助尽助18项,涉及金额11万元,已整改完毕;管理不规范96项,涉及金额618万元,已整改87项。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各地积极与纪委监委机关保持沟通,限时核查整改,确保举报一项,排查一项;发现一项,整改一项。
与此同时,经商财政部,教育部起草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一补”工作,合理确定政策覆盖范围,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及时足额保障资金,建立监管长效机制,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全面落实负责人陪餐制 进一步提高 “明厨亮灶”覆盖率
通气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介绍了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展情况。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现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51.5万余所(不含大学),其中中小学校24.9万所,幼儿园26.6万所。通过食堂集中供餐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共38万所。
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从落实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看,41.7万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落实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从家长委员会参与食堂安全监管机制看,39.8万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参与食堂安全监督机制;从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看,全国学校食堂实现“明厨亮灶”的学校增长6.7万家、达到34万家。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推动落实学校、幼儿园负责人陪餐制度,积极推动落实家长委员会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
此外,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作为“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