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泰国“中国书架”项目7月26日正式在泰国规模最大的中国图书专营书店南美书店落户。该项目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下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泰国南美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书架”项目首批展销近千种优秀中国图书,涵盖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中文、英文和泰文3种语言,力求使更多的泰国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读中文书在泰国正成为一种潮流”
来到“中国书架”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去年4月,该书第一卷泰文版在曼谷首发后,受到了泰国各界的青睐。不久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文版和英文版也在泰国上市热销。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中文系教授谭国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于泰国读者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他认为这本书是泰国官员和学者的必备读物,能够帮助读者全面认识中国发展道路。他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结合新时代新课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的治国理政策略方法,展示出习近平主席的个人魅力,是一部了解当代中国的优秀读物。
“现在越来越多泰国人学中文讲中文,读中文书在泰国正成为一种潮流。”南美书店中文部郭经理对本报记者说,泰国每年5月开学时,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来到这里,购买中文课本和辅导用书。作为泰国最大规模的中文图书专营书店,南美书店已经引进了中国各种版本的对外汉语教材。现在中国图书在泰国越来越受到欢迎,虽然实体书店的业绩受到网络出版物的影响,但仍然阻挡不住泰国读者来书店阅读选购中文图书的热情。
泰国读者蔡先生当天下午很早就来到南美书店,在“中国书架”旁认真阅读,他对记者说,很高兴有这么多的中国新书上架,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蔡先生祖籍潮州,从小便学习中文,是南美书店的常客,“不久前我刚买了一本关于‘一带一路’的书,送给孩子让他们好好学习,了解当今中国的发展”。
“帮助泰国读者从多元角度认知中国”
据了解,“中国书架”图书推广项目通过在全球各国的知名书店集中展销反映当代中国时政、经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图书,及时满足当地读者直观、客观、全面了解中国的需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认为,中泰友谊源远流长,将泰国作为“中国书架”在东南亚地区落地的首选国,能够促进两国人文交流,加深双方人民了解,并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泰国与中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100多年前,泰国诗人昭披耶帕康(洪)主持翻译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从此这部中国文学巨著在泰国广为流传,出现了各种重版本、改写本和仿译本,在文化领域和学术界开花结果。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杨欣表示,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泰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在文化教育方面,中国开设泰语专业的大学不断增加,泰国学校也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在这种背景下,合作潜力巨大的中泰出版业,应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促进中泰友好关系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泰国玛希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行政委员会秘书长释元德对本报记者表示,华人占泰国总人口的10%以上,中文也成为各大学校除英语之外最热门的一门外语。随着近年来中泰经贸、文化以及人文交流的快速发展,泰国民众学习中文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书架”来到泰国, 给泰国民众带来了多样化书籍选择,帮助泰国读者从多元角度认知中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这有益于加深泰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
“带动泰中两国人民更好互学互鉴”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推进,中泰两国文化领域交流不断深入。近5年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所属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中译出版社等5家出版社与泰国曼德琳教育出版社、图书馆出版社等7家出版社共签约75个合作项目,商务印书馆的《世界少儿汉语系列》、中华书局的《中华经典故事系列》等图书成为了中泰两国出版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与中泰关系的发展,带热了中文在泰国的流行与普及。据统计,泰国的中文学习者人数已接近百万。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文在泰国的流行程度已经与英文比肩。在泰国很多华校和私立学校,中文课程已经成为必修科目,而很多公立初中和高中,也开办了中文课程,满足学生掌握中文技能的需要。
不仅是南美书店,如今在泰国的其他主流书店,都能看到中文图书及中国主题的泰文、英文图书专柜,不仅介绍中国的辉煌历史和发展成就,还关注电子商务、互联网大数据等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动态。而泰国全国的16所孔子学院及其他中文教学机构,也培养着大量讲中文、用中文的泰国人才。在曼谷市区的轻轨、地铁等公共场所,时常能见到本地人捧着课本学习中文、阅读中文图书。南美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英实说,当今的中国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经验是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不学的科目,“我们殷切期待通过‘中国书架’在泰国安家落户,带动泰中两国人民更好互学互鉴,增进民心相通,促进泰中文化交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