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列举一家世界上开业时间最早、存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工厂”,运城盐池“当仁不让”。从远古时期部落之争到历朝历代的官办官制,从解放初期的“国家所有”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大的无机盐工业基地”,盐池跨越了5000多年的时光,却一直保持着“国家工厂”的身份。可以说,盐池的发展历史见证了封建王朝的兴衰和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作为一座资源型湖泊,运城盐池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内陆盐湖之一,富含硫酸根、氯离子、钠离子、镁离子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人类对盐池的最早利用是采集其自然生成的食盐。相传,远古时期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以及黄帝大胜蚩尤的涿鹿之战都发生在运城盐池,目的都是争夺重要的盐业资源。可以说,在部落、国家雏形的形成过程以及尧舜禹时期国家早期形态的演变中,运城盐池一直发挥着其作为文明启蒙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作用。
3000年前,《周礼·天官·盐人》记载:“王之膳馐,供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在周朝盐政之官叫“盐人”,掌管各种用盐的事务,运城盐池产的盐供祭祀、宾客、饮食,可见运城盐池的盐在国家祭祀、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已经有管理盐池的官职了。
2700年前,春秋时齐国提出“官山海”政策,开启了以盐利国的模式。河东盐池由于丰富的盐资源,确立了其在晋国的经济地位。历史上最早的大盐商猗顿,在距离盐池不远的猗氏县,通过捞采、贩运河东池盐,聚集大量财富,“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2100年前,西汉设置河东均输长,黄霸为第一任专门管理河东盐池的专业朝廷命官,他管理郡国钱粮的出入之数,簿册清楚,因廉洁被称赞。
公元前81年,在京都长安召开的历史上著名的“盐铁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关于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的辩论,根据辩论记录写成《盐铁论》一书。御史大夫桑弘羊不畏群儒的攻击,以纯朴务实的态度陈述各种政策的益处,以桑弘羊、田千秋为代表的大夫一方,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坚决奉行以法治国的新经济政策,认为“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如果罢黜,则会“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因而是“亏边用,损武略”的糊涂之见,显现了盐在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政策中的重要作用。
1500多年前,后魏都水校尉元清,主持开凿永丰渠,以引盐池东南诸水西入黄河。又过了100多年,为了盐业生产,隋代都水监姚暹重开此渠,以国家的力量修建的这项伟大的盐池防水工程,到如今还在发挥它的作用。
1300多年前,唐代中央政府在河东盐池置两池榷盐使,河东盐池的年赋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大唐的繁华盛世,与盐利密不可分。所产的河东盐驴骡牛马之运“西出秦陇,南过樊邓,北极燕代,东逾周宋”,以征以贡,满足国家的军备物资、老百姓的日常供食需求。河东池盐的生产方式由自然结晶逐渐转换为垦畦浇晒法,盐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盐池呈现“沟塍畦畹交错轮囷”之状。
900多年前,宋代崇宁年间,河东盐池“凡开2400余畦,百官入贺”,盐池生产设施较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畦子千百年来见证着盐池源源不断地贡献它的宝贵财富,充实边关,充盈国库。
700多年前,元朝政府为了盐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池的北岸把一个小村庄建设成一座盐务专城,“运治非盐池不立,盐池非运治莫统也”“城之特建,势使然也”。
500多年前,明朝政府通过边境政策“开中制”的推出,使盐业经济迅速崛起,并通过一系列的后续政策,将盐业及盐商的发展推至高峰。山西大批商人因盐获得厚利,进而形成庞大的晋商集团。
在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盐业城堡禁墙修建,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盐业的专控,巡盐御史应运而生,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地方盐政事务。明初直接从事盐业生产的盐户有8585户,盐丁有20220名,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河东盐池产量高达2.8亿斤,创历史生产的最高。这个庞大的生产工厂,同期世界上与之相当的生产工厂几乎没有。
300多年前,清康熙帝西巡,河东盐池是其行程考察重要的一站,“十一月初九日,驾进中禁门,御薰风楼,阅视盐池”。盐池又一次显现了其在封建王朝的重要经济基础地位。
清代国家专门人员关于盐政盐法的修订达到了高峰,康熙年间的《盐政汇纂》、乾隆年间的《河东盐法备览》、光绪年间的《增修河东盐法备览》、宣统年间的《续增河东盐法备览》等,集历代盐政盐法于一身。时间上远涉先秦、近止清末,空间上从河东盐池到晋、陕、豫三省,以河东盐务为主要内容的权威性史料性著作,在中国乃至世界盐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00多年前,袁世凯与英、德、法、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总数25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以中国的盐税、海关税等为抵押。合同规定五国银行在北京设盐务稽核所,在各盐场设稽核分所。1913年6月在运城设立“河东盐务稽核分所”。运城盐池的盐税款绝大部分交给了五国银行团。在危难时刻,盐池以它的厚重担起民族的屈辱。
70多年前,运城解放,盐池回到人民的怀抱,获得了新生。在新中国的开发利用下,盐池又焕发出新的巨大的活力,并为新中国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继续作出独特的巨大的贡献。
1958年7月,山西省地方国营运城盐业化工局成立,运城盐池生产由盐转硝,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芒硝等多种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时期。
1993年,国家统计局认定运城盐池所在的运城盐化局为“中国100家最大化学工业企业”。
1996年在国家经贸委“中华之最”认定评价活动中,运城盐化局所管理的运城盐湖荣获“中国最大的无机盐工业基地”称号。
2020年9月,运城盐池停止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进入“退盐还湖”的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新阶段,一个山水相融、文旅融合的美丽新盐湖用另一种方式反哺和馈赠着我们。
来源:运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