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剪纸释奥
陈 竟
春节期间,是中国传统民俗剪纸大展示的时候。各种形式的民俗剪纸都会见到,诸如门神、斗方、桃符、门笺、窗花、挂笺、墙壁花、顶棚花、用具花、礼品花、绣花等等,都被民众应用到衣、食、住、行、用、乐中,装饰环境、美化生活、表达避邪求祥的愿望。
狗年兴旺 王春秀(山西)
在传统年节民俗剪纸中,常见的主题纹样有鸡、虎、狮、鹿、马、牛、羊、狗、鼠、猴、猪、龙、凤、鱼、燕、鹊、鹤、蛙、松、葫芦、莲花、牡丹等。它们有的单独表现,有的组合表现,都表达了一定的吉祥寓意,这就是追求福、禄、寿、禧、财的幸福观。在此,略举几例年俗剪纸,解释它们的由来和文化内蕴。
鸡、虎、马、葫芦是传统年俗剪纸中最常见纹样之一,年节期间,门窗上少不了要贴剪纸鸡、虎、马、葫芦。春节为什么要贴鸡、虎、马、葫芦呢?这与我国古代的传统观念有关。
黃土人家 郭如林(陕西)
《重修纬书集成》载曰:“桃都山……上有金鸡,……乃将旦,日照金鸡,鸡则大鸣,于是天下众鸡悉从而鸣。金鸡飞下,食诸恶鬼。”在古人的感性体验中,鸡是阳明、食鬼、驱邪的灵物象征。因此,先秦时有腊日“挂鸡于户”的习俗,魏时改为“杀鸡著门户”,至南朝梁时将时间改在了正月元日(春节),鸡牺也改成了“贴画鸡、或斫镂五色綵及土鸡于户上”,以助于去阴扶阳,辞冬迎春。于是,春节贴剪纸鸡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风俗通》载曰:“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神荼)与郁(郁垒),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唬人,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古人认为,人死为鬼,虎专门吃恶鬼。桃木为执正祛邪之神。除夕门户上贴画虎或剪纸虎和桃,可使百鬼远离。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后世。
全家福 闫雪玲(吉林)
《梦粱录》中描写临安(杭州)都城“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街市扑买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在古代春节期间,民间流行剪纸马贴门户送神上天下界。有的只剪一匹马,也有的剪一匹双翅腾飞的骏马,背驮元宝或金钱,还有的剪天神骑马之状。祈求在新的一年天神保佑,财运亨通,福禄臻至。
《帝京景物略》载曰:“腊月三十日五更(除夕),门窗贴红纸葫芦,曰收瘟鬼。”《遵化通志》记述:“除夕,易桃符,贴春联,剪红纸葫芦于牖户,曰‘拒瘟’。”古人认为,葫芦是华夏民族始祖神的象征,它具有孕生护命的神力。除夕,民间在门窗上贴剪纸葫芦,用以禳除瘟鬼,保佑安康。
福旺家旺 伏兆娥(宁夏)
农历2018年是戊戌狗年。狗是人类同甘共苦的好伙伴。人们根椐它的叫声给它又起了个美名叫“旺旺”,并把它寓意为人事兴旺的化身,寄托了祈求“福、禄、寿、喜、财”的美好愿望。在古代,狗被视为“神兽”、“金畜”、“玉犬”。正月初二是狗日,是日,人们要祭祀狗神,不许杀狗、吃狗肉。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就是龙狗,狗是人类的祖先图腾神、保护子孙后代安宁幸福。在正月里,民间如闻姑获鸟(鬼鸟)夜翔,“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民间认为,狗是看家、镇宅、辟邪、护主的神灵。
一些关于“狗”的题材的剪纸作品传承了中国民间剪纸技艺,结合现代审美意识,运用简括、夸张、拼合、透叠、套嵌、添加、装饰、拟人、象征、谐音等造型方法和表现手法,塑造了内心的意象,表达对狗性的赞颂和对狗年人事兴旺的美好愿望,体现了深邃的文化内涵。
金狗花开 王雪峰(山东)
如王雪峰的《金狗花开》,运用熟练的脱稿行剪功夫和夸张变形、物中套物的套嵌造型方法,在狗的腹部剪了“蝶恋莲花”的题材。在民间文化中,蝴蝶象征着生命灵魂,古代有“蝶化”的传说,“庄周梦蝶”和“梁祝化蝶”就是其说。蝴蝶又是吉祥物。“蝶”与“耋”谐音,耋指年高寿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被誉为花中君子。在佛教典藉中,常用来象征超凡脱俗的佛性。“蝶恋莲花”是表现年老长寿者高风亮节的主题。
幸福的狗妈妈 闫雪玲(吉林)
又如闫雪玲的作品《幸福的狗妈妈》,则用夸张的造型方法,塑造了一个头比身大的胖乎乎、圆墩墩的狗妈妈形象。完全是拟人化、儿童化。在狗妈妈的头耳上用套嵌的造型方法巧妙装饰了“凤戏牡丹”的组合纹样。凤象征女性,牡丹的“牡”,在古文字中,与“牲”相通,指男性。狗妈妈的前腿夸张变形为两条鱼,正咬着狗妈妈胸部的一朵莲花。鱼象征男性,莲花象征女性。“凤戏牡丹”象征男女恩爱,也表示生殖育子,旁边两只小狗足以说明。在狗妈妈的臀部套嵌了蝙蝠的纹饰,蝙蝠的两只眼变形为铜钱。“蝠”谐音“福”,“钱”谐音“前”,寓意“福在眼前”,表达了作者祈求狗年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狗妈妈打扮得花枝招展,宛如稚拙、美丽、活泼、可爱的少女。看到这意念中的形象,我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现代审美意识的发展,春节民俗剪纸纹样已逐渐演化为吉祥剪纸,并创新应用到现代年俗生活中,在民间广泛流传,但其由来和文化内蕴已不为许多人所知。
(作者为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