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四大板块”产业布局“云端”推介释放发展新动能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1-01-28 21:41:42






长春市市长张志军现场致辞
    泰亚传媒讯|28日下午,长春“四大板块”产业布局网上推介会暨项目云签约仪式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以及香港的百余家企业高管通过视频会议软件搭建的远程对接平台,与长春市展开投资洽谈,寻求合作良机。
    活动现场,共签约7个项目,涉及涉及汽车零部件、现在服务业、智能制造、医药产业、影视文旅五个领域。

云端推介会现场

长春市市长张志军(中)与吉林省商务厅厅长王志伟(左一)、长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孙宁(右一)研讨与外商紧密联系方式 
    海外企业看好长春潜力寻合作良机
    长春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其生产的汽车、轨道客车作为“中国制造”典型代表享誉世界。如今,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健康、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等战略新兴产业渐成规模。
    “现在的长春,是一座越来越开放的城市,也是越来越受世界关注的城市。”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安德资本主席魏明德感受到了长春有很多企业正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眼下愈发的有活力、有吸引力。
    韩国现代汽车政府事业部部长王真表示,长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汽车工业尤为发达。“希望在汽车制造领域和长春展开合作,借助此次活动契机,增进了解,促进合作早日达成。”
    日本吉林总商会会长庄旭在此次活动中也邀请了部分客商,他表示,这些企业与长春本地的产业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硬件优势相结合,可以实现联动发展,既有利于长春的经济建设,也有利这些企业自身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

长春“四大板块”布局图 
    经济增长主要指标领跑东北
    为何长春如此受到大家的看好?从长春市市长张志军的介绍中可寻求些许答案。
    “长春是一座年轻但富有底蕴、充满朝气的城市。”张志军说,新中国成立后,长春诞生了中国第一辆汽车,生产了中国第一代铁路客车和地铁列车,拍摄了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打造了“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森林城”等多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在国家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指引下,长春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即使在疫情严重冲击下,去年仍然实现逆势上扬,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指标领跑东北,部分指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
    为扛起“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的重大责任使命。长春提出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为引领,高质量打造长春国际汽车城、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长春国际影都、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四大板块”的战略目标。去年,“四大板块”建设强势开局,新开工项目占全市总量的80%,新签约项目占全市的70%,经济总量占全市的6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0.3个百分点。
   张志军表示,长春将把“四大板块”作为拉动经济最重要的引擎。计划到2025年,“四大板块”经济总量占全市的80%、开发面积占全市的80%、对全市经济贡献率同样达到80%,推动长春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1000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城市。
    与此同时,“四大板块”作为创新驱动最重要的载体,要充分发挥长春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四大板块”还将作为开放合作最重要的窗口,落实支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聚,畅通供应链、做强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努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长春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张志军感言,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愿与全世界的企业家一道,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共享长春振兴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将全力营造东北最优、全国一流、国际水准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让大家在长春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对接国家战略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
    焕发新活力长春筑得“良巢”引“凤”栖
    开放的地区最有活力,开放的经济最有竞争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按下“快进键”,让这个地处东北内陆的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出诱人的商机。
    “当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日本住友商事化工株式会社关西支社长佐佐英之感言,长春市政府对外资企业的亲切关心和及时对应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曾任住友商事(上海)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总经理,佐佐英之在长春工作、生活多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传言也曾让我担心。”他坦言,但等到真正来到这里,切实感受到长春市所做的努力,以及各项政策措施快速有效完成,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
    现在,佐佐英之还时常会与他的朋友推介长春。
    香港博大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金狮与佐佐英之有相同感受。“就像政府追着我们服务一样。”王金狮说,长春多领域重大项目相继复批,发展红利不断释放。“政府各部门主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支持。”
 在长春,像佐佐英之、王金狮这样能够享受到政府实际便利的外资企业不在少数。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早已让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成为多方青睐的投资热土。
    过去一年,长春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增速稳居东北四市首位;
    过去一年,新建工业标准厂房20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出让量达上年4.3倍;
    过去一年,长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行列,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这些都充分反映了长春市软环境建设的成效。

长春航空航天产业,图为长光卫星航空航天基地
    “十三五”长春经济实力全面跃升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这五年,长春市经济实力全面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从4773.8亿元增加到6500亿元;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增长7.2倍;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长春市市长张志军在今年长春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未来要坚持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一是做大做优制造业“强主链”。全力支持一汽创新发展,红旗汽车产量再翻一番,推动汽车芯片、新能源电池、奥迪新能源PPE、丝尔科红旗跑车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吸引30家以上零部件配套企业回归长春,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全力推进长客运维基地建设和车辆公司搬迁,支持皓月、华正、九三大豆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均达到500亿元以上。

长春市的生物医药产业
    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延短链”。启动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突出发展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等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超过50%。积极推进华润中心、南部新城“四塔”、东北亚国际会展博览中心等20个高端服务业项目,国际影都影视拍摄等六大基地全面开工,长春国际金融中心投入使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北药园
    三是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新链”。谋划布局光芯片、机器视觉、冰雪装备、3D增材打印、医疗美容、心脏瓣膜等产业链,推动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智能网联、光电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启动建设无人机产业园。推动 “吉林一号”星座组网。四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车、光、影、农”“技、网、云、智”,深化与华为、浪潮等领军企业战略合作。筹建东北大数据交易中心,申报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节点城市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工业互联网项目30个。5G基站达到1万个以上。净月数字经济产业园130万平方米核心区投入使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