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举办侨史沙龙 讲述侨批中的金融故事


来源: 中新网   时间:2023-07-04 20:02:17





  中新网泉州7月4日电 (吴冠标)4日,泉州华侨历史学会第七期侨史沙龙在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吸引了一批侨史专家学者、侨史爱好者、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学生参加。

  当天的讲座邀请了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刘伯孳担任主讲,他以“探析鲤安信局:金融业与贸易混合业态经营方式”为题,根据多年来对泉州鲤安信局的探访、观察、资料收集,分析侨批信局的经营模式及其当代金融意义,讲述侨批中的故事。

  “鲤安信局是20世纪闽南地区知名的侨批局之一,对于丰富中国侨批作为世界记忆遗产的内涵具有重要价值。”刘伯孳说。

  “侨批”源于闽南语,“批”即为“信”,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中国国内侨眷书信与汇款的合称。2013年,中国“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20世纪30年代,泉州市鲤城区的谢瑞生与谢芳蚶、谢芳继三兄弟相继前往菲律宾谋生。经过一段时间打拼,谢瑞生回乡建房,三兄弟商量后决定利用洋房合办“鲤安信局”,经营侨批业务。后来,侨批业务越做越大,他们先后在厦门、泉州、上海设有多家分局。

  刘伯孳指出,鲤安信局的侨批经营有别于之前的侨批经营模式,其在马尼拉、宿务、独鲁万、香港、上海、厦门、泉州等城市间建立起跨国网络,不再直接携带现款从海外进来,而是能够通过汇兑方式,更方便快捷,具有金融发展的时代标志特征。

  “2018年,我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华侨商业资料,其中就包括了鲤安信局与菲律宾柯子颜行上海分行之间的商业信函。”刘伯孳指出,这些商业信函反映了二者间跨国商业的成熟运作和信局的汇兑与贸易互相渗透的特点,显然这样的经营模式更具当代金融意义。

  刘伯孳说,鲤安信局与香港的侨批局、银行、钱庄等组成的金融系统关系非常紧密。“香港与上海虽是同时期重要的区域商业金融中心,但从资金入口以及与其他西方银行的合作上看,香港更胜一筹。由此香港成为侨批经营的重要中心,确立了其在菲律宾与闽南之间侨批业务往来的中心地位。”

  侨史沙龙是泉州市侨联、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和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同打造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旨在通过举办各种高水平学术讲座、座谈、论坛等,密切侨史研究人员间的学术交流往来,共同提升推进泉州侨史学术研究。(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