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全国少有的文化遗存富集之地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2-08-01 18:08:11





      采访“著名作家走山西运城行”活动,看了作家名单,大多是我熟悉的。团长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副团长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团员分别是:中国报告文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剑,《中国武警》杂志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久辛,《红岩》杂志主编、著名书法家刘阳,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任林举,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葛水平,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杨遥。
 
  他们这些人,不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就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要么是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我很好奇他们会从怎样的角度诠释他们眼中的河东厚土。
 
  7月12日至7月18日一周时间,采风团一行先后考察、参观了万荣、河津、稷山、夏县、芮城、永济、盐湖7个县(市、区)的文化古迹和惠民工程。
 
  活动第一站就来到了万荣县李家大院,大家被以善文化为家训的河东商贾之家的故事吸引了,更被这里中西合璧的建筑所震撼。一行人冒着小雨,细读那些带着沧桑痕迹古墙上的对联,欣赏那巧夺天工、中西合璧的三层小楼建筑。华丽的木雕、精致的石雕、传奇的爱情故事,让人惊叹不已。尤其是喜欢古老文化的葛水平,更是放慢了脚步,她说想细细体会,不忍放快脚步,脚步太匆忙是对文物的一种怠慢。
 

 
       来到后土祠,登上汉武帝当年诗意大发的秋风楼,黄河和汾河交汇的壮阔美景尽收眼底,作家们纷纷感慨,能见一眼让帝王感叹的景致,真是一种奢侈。然后,大家一起吟诵起那首脍炙人口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当天下午,采风团一行来到了位于河津市境内的龙门景区。在这里,作家们泛舟黄河之上,当小船穿过龙门桥及石门最窄的河道,只见两岸陡峭的崖壁似乎还留存着大禹当年开凿龙门的神迹。
 
  《红岩》杂志主编、著名书法家刘阳激动地唱起了《人说山西好风光》,引得大家阵阵喝彩。紧接着,诗人王久辛激情朗诵了《黄河大合唱》片段:“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一船人也被他们的激情感染,跟着唱和起来。
 
  船上岸,在接待区,工作人员准备了笔墨,于是作家们面向黄河,开始抒发心中的激情。柳建伟老师书写了“黄河潮涌”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刘阳带着激动的心情草书了一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潇洒落笔引来阵阵掌声。
 
  写出《大国重器·中国火箭军的前世今生》的徐剑挥笔而就“鱼跃龙门”几个大字,引得满堂彩。阎晶明也从容地写了“龙门盛景”四个大字,又赢得了一阵掌声。这时,葛水平慢慢拿起笔,一笔一划地在描绘着什么,只见两只毛绒绒的猫咪跃然纸上,巧妙的是在两只猫咪之间的空白处,她写了几个字“风流总是雨打风吹去”,大家又是一阵点赞叫好声!面对着我们的母亲河,作家们用笔墨抒发情怀。
 
  激情和墨香融入了黄河的风中。
 

 

 
  来到爱情圣地——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普救寺。这里是《西厢记》中崔张爱情的故事发生地。张生与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碍于礼教,无法走近,恰逢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情急之下,崔母表示谁能退敌便将女儿许婚。张生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食言赖婚,张生思念成疾,于是就有了“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这一出。虽然二人的爱情几经波折,坎坎坷坷,但还是以终成眷属圆满大结局。
 
  天下寺庙不谈情,唯有山西普救寺。著名作家王西兰带着永济的几位作家代表也来到普救寺,并在梨花深院前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王老师介绍说,莺莺一家借居的梨花深院,戏剧《西厢记》中的请宴、赖婚、逾矩、拷红等戏都在这里发生,还有张生受莺莺之约半夜跳粉墙巧相会的墙,如今,成了年轻恋人的打卡之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大家吟诵着千古绝唱,争相在此留影。
 
  在普救蟾声、世界奇塔——莺莺塔前,大家用石头在击蛙石上打击,听到塔中的蟾声回应。柳建伟感慨地说:“只有亲身感受,才会更加震撼。这样一座世界奇塔,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怎能不让人一观?”
 
  登上鹳雀楼,书法家刘阳又忍不住书写了那首王之涣流传千古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随后将之赠送给鹳雀楼景区。
 

 

 
隔天,采风团还参观了解州关帝庙、市区的河东书房等。观看运城风光,品尝河东美食,对此次运城之行,大家有一肚子的话要表达。
 
王久辛对河东书房非常欣赏,他说,一座城市能让人随时坐下来读书,太好了。这是一座城市品位提升的开始,是一种内涵式的发展,让孩子从小就沐浴在书香里,这才是教育。他还建议,在书房里建立作家档案,最好有电子版的书籍,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推广。生活是文学艺术永远的源泉,能从熟视无睹中发现闻所未闻的奇迹,这是文学的意义。
 
柳建伟站在黄河大铁牛身边,感慨地说:“我是河南人,黄帝是河南的,他的妻子嫘祖是运城夏县的,这也是‘晋豫之好’。稻作文明的遗址不少,运城是有实证的。尧、舜、禹在这里建都,大铁牛印证了大唐的辉煌,厚重的文化必然会使运城的发展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葛水平说李家大院让她印象深刻,作为商贾之家,李家人不仅诚信经营,还更懂得人世间的真情,得到多是需要舍出去。“上善如水”,中华民族是水养育出来的,这几天一路走来,感触更深,尤其是龙门的自然景观特别震撼,在黄河上行船时,多余的语言都会伤害到那种绝美的风景。她提起新近正在写的长篇小说《和平》,本就是写风陵渡和对面潼关的故事,因此想着来黄河边看看。永乐宫的壁画让她非常震撼,那是直击心灵的。面对大河、面对元代寺庙、面对古老的河东文化,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要好好热爱我们的大好河山,好好热爱我们的国家。
 

 
鲁顺民说,每一次来运城,有每一次的体悟与不同,每一次都是怀着探望老朋友的心情前往和离开,门前柳折,陌上花开,惜别的同时,更多的是回味与感动。河东大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上古到近古,文化遗存谱系完整,是全国少有的文化遗存富集之地。这一次来,最大的感慨,是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将如此富集的文化遗存,赋予相当的时代意义,让这些遗存通过“河东书房”建设,通过魅力城市建设,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等方式和契机,有机地融入到寻常百姓生活中间。能如此保护、传承、发挥文化遗存的教育、展示功能,增加城市的文化识别度,这在全国是少有的。在城市化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今天,运城市委、市政府深知河东大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在探索一条独具生态意义的现代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这是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创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