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蒲剧现代戏《老鹳窝》唱响浓浓家国情


来源: 运城新闻网   时间:2022-07-15 14:07:06





运城晚报讯(记者 刘亚)7月11日晚,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携大型蒲剧现代戏《老鹳窝》在运城市区蒲景苑精彩亮相,青年演员用古老的梆子声腔,赢得了现场观众接连不断的掌声与喝彩。
 

现场:悲壮、深沉、豪迈感染观众

  当晚7时30分,跟随着“我家有棵大槐树,树上有个老鹳窝……”的主旋律,大型蒲剧现代戏《老鹳窝》隆重开演。剧中讲述的是洪洞人陆槐根突然被“抓壮丁”,甚至没有看一眼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后来,陆槐根随国民党残军退守台湾。随着两岸开放探亲交流,40余年未曾归家的陆槐根终于携台湾的妻女回到山西老家,见到了门口的老鹳窝和等待了他一生的杨腊月。

该剧由青年演员周赢领衔主演,田艺蓉、刘晶等联袂演出。其中,扮演“陆槐根”的周赢,1990年出生,主工须生,师承首届梅花奖获得者、蒲州梆子传承人郭泽民。扮演“杨腊月”的田艺蓉,1986年出生,主工青衣,师承首届梅花奖获得者、蒲州梆子传承人任跟心。扮演“满仓”的刘晶,1984年出生,主工武生。演员青春靓丽,充满活力。

演员周赢从毛头小伙演至花甲老人,将角色性格和思乡情愫演绎得相当出彩。当陆槐根把山西老兵的骨灰带回故里时,当陆槐根与失联40余年的原配、从未谋面的儿子相见时,台下的观众心潮澎湃,脑海中不断涌现那个年代的悲欢离合。

该剧以主题曲“我家有棵大槐树,树上有个老鹳窝……”烘托沧桑悲凉的情感。当陆槐根吟诵《望故乡》,台上演员悲壮、深沉、豪迈之情溢于言表,主旋律加堂鼓、唢呐渲染着剧情的进展,思乡的情绪在现场观众中弥漫。

想家:贯穿全剧的情感支线

  蒲剧现代戏《老鹳窝》由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的青年演员们出演,创作伊始就特邀全国著名导演、编剧、舞美等参与主创,2017年首演,至今已演出150余场。该剧在2017年首届山西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杏花奖评比中荣获杏花新剧目奖、编剧奖、音乐设计奖、舞台美术奖;2018年参加全国第二届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成功入选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

这出戏反映了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爱国主义精神,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想家承载了剧情的起承转合,演绎着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亦是贯穿全剧的情感支线。槐根和腊月多年后重逢,一件红色嫁衣连接起二人的情愫,借助道具通过双人舞的方式烘托出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依恋。该剧在舞台时空处理上灵活衔接,尤其是陆母的形象象征着旅台老兵们的母亲,人物在时虚时实的变换中,升华了主题意象,突出了海外游子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强烈情感。

共鸣:古往今来的浓浓家国情


据《洪洞县志》记载,明初移民时,官府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起程后,人们走出好远回首之时,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游子梦绕魂牵的家乡标志。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蒲剧现代戏《老鹳窝》赋予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以全新的时代内涵,老鹳窝成为旅台老兵的精神寄托,承载着他们对故土家园深深的依恋。该剧以战争使海峡两岸人民被迫分离为时代背景,揭示出战争给无数家庭带来的伤痛和遗憾。“老鹳窝是家,家是老鹳窝”,青年演员慷慨激昂的唱腔,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满怀深情的唱词呼唤着游子“回家”。

转自:运城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