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探访新疆通古斯巴西城址 触摸千年唐风遗韵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5-10-29 00:34:34





       泰亚传媒讯 晨光掠过斑驳的土坯,耳边的风穿过密密的红柳,这座历经千年的通古斯巴西城址,正向来访者低语着古老的故事。

       10月28日,2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阿克苏地区宣传部门负责人陪同下,驱车一个半小时从库车抵达新和县,探访通古斯巴西城址。这座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排先拜巴扎乡的古城遗址,是新疆保存较为完整的土遗址之一,也是唐代安西都护府管辖下的重要屯田基地和军事重镇。

       当海外华媒代表们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规模宏大的城址,6米高的夯土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巍然伫立。城墙内外散落着无数碎陶块和煤渣,依稀可见当年的生活痕迹。

       古城风貌:军事建筑的杰出典范

       通古斯巴西城址位于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农场西南4公里处。古城呈近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30米,总面积约5.7万平方米。
 

       城墙四角均有突出的墙垛,四面还建有马面设施。

       城南和城北各开一门,门外带有瓮城,北墙瓮城东西长80米,南北宽20米,规模较南瓮城更为宏大。这种精巧的布局展现了唐代军事防御设施的高超技艺。负责讲解的专家向海外华媒代表介绍:“古城保存较为完整,是古代龟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军事建筑之一。”

       历史沿革:从辉煌到沉寂

       通古斯巴西城址的始建年代可追溯到4世纪前后,延续使用至辽宋时期。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平定龟兹后,将安西都护府建于此处。

       并在天山以南的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史称“安西四镇”。

       有研究者指出,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紧急调动西北驻军精锐平叛,吐蕃乘机攻占河西、陇右,切断了西域守军和唐中央的联系。

       安西都护府的守军一面设法与唐中央联系,一面坚守安西四镇,最后在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悲壮一笔。
 

       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公元808年,当吐蕃大军攻打龟兹时,安西四镇已孤悬异地40多年。

       考古发现:揭开历史面纱

       在历次考古调查中,通古斯巴西城址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1995年,当地农民在古城内及周围开荒时,挖出唐代窖藏,发现3000多枚唐代钱币。

       包括唐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建中通宝和大历元宝等。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历年间的“将军妣閨奴烽子钱残纸”、“白苏毕梨领屯米状”、“李明达借粮契残纸”等汉文文书。

       这些发现为研究古代龟兹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申报“唐安西大都护府考古”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并开始对通古斯巴西城址进行考古调查。

       保护与传承:从遗址到文化园

       为更好地保护遗址并让人们了解这段历史,新和县修建了占地约600亩的唐安西都护府文化园。园区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中华文明为主导。

       主要建设有通古斯巴西古城体验区、山体、水系、钟鼓楼、观光塔、仿古街区等设施。
 

       文化园内的古城体验区仿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古斯巴西城址打造,为游客提供了真实的古代城市生活体验。

       仿古文化街区则重现了唐代西域的商业贸易形态,让游客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唐安西都护府。

       如今,文化园已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当夜幕降临,园内霓虹闪烁,绚丽的灯光勾勒出古城轮廓,3D Mapping光影秀以夜空为幕,光影为笔,带游客梦回大唐盛世。

       海外华媒代表们行走在通古斯巴西城址的木制栈道上,不远处是唐安西都护府文化园——那里复建的古城巍然耸立,与遗址的苍凉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与自然在这里紧密相连,一面苍凉,一面生机。

       这座见证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管辖历史的古城,继续在岁月长河中静默伫立,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往事。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全球華文媒體匯聚「深圳之眼」 共襄2025深圳設計周開幕盛典 全球華文媒體匯聚「深圳之眼」 共襄2025深圳設計周開幕盛典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