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行,为血脉深处的文化认同加温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5-03-31 20:22:24





      文/王菁野
 
      阳春三月,我与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华文媒体记者一起参加了“大美江湖 天下岳阳——2025港澳台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活动。一路上,我将自己的见闻发布在微信的朋友圈,有许多远在海外的朋友看到后纷纷给我留言,没来过岳阳的朋友心之往之,开始“种草”,来过岳阳的朋友那些封存的美好的记忆被再度唤醒。有一位生活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湘妹子”在微信里给我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波音787的舷窗掠过洞庭湖的粼粼波光,机舱内忽然响起熟悉的湘音,我的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那张泛黄的老照片——1983年父亲从城陵矶码头启程留学时,正是以这张岳阳楼春景作为临别信物。此刻,三十载春秋折叠在八千公里航程里,我终于读懂了长辈们口中"江湖之城"的深意……”
 

 
      读了这段文字,我深深感到,这方浸润着楚风汉韵的水土,既是用文脉铸就的精神锚点,亦是游子解码文化基因的密钥。海外游子们踏上归国之旅,将岳阳作为目的地,这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情感奔赴。这座被洞庭湖波光浸润的古城,承载着太多血脉深处的记忆与文化认同,更以蓬勃的现代气息向世界诉说着湖湘大地的变迁。
 
      千载文脉里的精神原乡

      当我们还没来得及尽情饱览“巴陵胜状”之时,岳阳楼的飞檐便从烟波中浮现,仿佛《岳阳楼记》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呐喊仍在梁柱间回响。这座始建于东汉的楼阁,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中华文脉的灯塔。登楼远眺时,范仲淹笔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风光尽收眼底,那一刻的震撼与千年前文人墨客的感怀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而城陵矶港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是海外游子探访湖南的起点,每一次汽笛声都是游子归家的召唤。
 

      沿汨罗江溯流而上,屈子文化园以屈原行吟的足迹为脉络,将楚辞的浪漫与忧国情怀凝结成永恒的文化符号。园内的屈子祠檐角飞翘,青铜编钟的余音与《离骚》的诗句交织,恍若重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之姿。每年端午,这里龙舟竞渡的鼓点响彻云霄,许多侨胞们赶赴此地,只为携子女共系五彩丝线,在粽叶清香中重温"蓝墨水上游"的文化基因。2025年国际龙舟邀请赛的筹备,更让这座露天博物院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舞台。
 
      山水画卷中的生态治愈
 
     与岳阳楼隔湖相望的君山岛,宛如浮于洞庭碧波上的翡翠。这座岛屿不仅以"湘妃泪竹"的凄美传说闻名,更因唐代禅宗文化的浸润而成为心灵的栖息地。岛上君山寺的晨钟暮鼓,与二妃墓前游客的驻足低语交织成一首跨越千年的诗。近年来,君山岛增设环岛步道与观景平台,游客可徒步穿越竹林,静坐湖畔,感受"白鹭掠水过,青山入画来"的意境。若恰逢樱花节或杜鹃花季,漫山遍野的花海与古寺飞檐相映成趣,恍若置身唐宋画卷。

      在洞庭湖畔的青山绿水中,中华大熊猫苑以憨态可掬的国宝治愈了无数游子的乡愁。这里居住着十余只大熊猫,它们或慵懒啃竹,或嬉戏打滚的萌态,成为亲子游客镜头里最温暖的画面。园区不仅设有科普馆讲解熊猫生态,更将非遗体验融入游览——游客可亲手制作岳阳油纸伞,或参与茶艺表演,让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悄然浸润心田。数据显示,仅2024年国庆期间,大熊猫苑便接待游客超56万人次,成为岳阳文旅的新地标。

      血脉相连的乡情纽带

      一位住在加拿大的朋友告诉我,在岳阳莫奈花筑"侨胞之家",归国游子能找到温暖的港湾。这个集华侨学堂、侨商沙龙于一体的平台,见证着无数侨胞捐资助学、投资兴业的赤子之心。数据显示,岳阳籍海外侨胞超过8500人,其中500余位成为各领域翘楚。如生物酶专家李新良博士放弃美国优渥待遇回国创业,雷达技术先驱李昌来曾获丘吉尔亲授荣誉,他们的故事让游子明白:无论走得多远,巴陵大地永远托举着赤子的精神根系。2024年"聚侨兴湘"活动吸引60国侨领签约820亿元项目,更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开放胸襟。

      舌尖上的乡愁解码

      从洞庭银鱼羹的鲜美到平江酱干的醇厚,味蕾是最忠实的记忆载体。岳阳楼畔的汴河街飘来油炸臭豆腐的焦香,街边小馆里的藜蒿炒腊肉裹挟着湖湘特有的辛辣,每一口都是童年记忆的复苏。而长江游轮上的渝鄂湘美食巡礼,则将三地风味融汇成流动的盛宴,让味觉成为丈量长江文化的标尺。

      新旧交融的时空对话

      徜徉在巴陵广场 ,漫步于洞庭历史文化街区,明清砖墙与现代艺术涂鸦相映成趣;在城陵矶港的胶囊大棚前,百年前的工业遗存与当代文旅场景奇妙共生。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恰似海外游子自身的文化身份——既珍视东方文明的底蕴,又拥抱全球化视野。据岳阳当地的朋友介绍得知,原来的工厂旧址转型为文创园区,台资企业在新港区落地生根,便更能体会这座"江湖之城"如何在守护与创新中寻找平衡。
 

 
      选择岳阳,实则是选择一场多维度的精神返乡。这里既有范仲淹笔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士大夫情怀,也有当代侨胞"达则兼济天下"的赤子担当;既能触摸千年文脉的厚重,又能感受"东方莱茵河"建设的时代脉搏。当游轮再次鸣笛启航,带走的不仅是相机里的湖光山色,更有一份重新校准的文化认同——原来走得再远,灵魂始终系在洞庭湖的波心。(编辑:若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岳阳非遗:让乡愁成为可携带的文化信物 ——2025港澳台及海外华文媒体岳阳非遗行侧记 岳阳非遗:让乡愁成为可携带的文化信物 ——2025港澳台及海外华文媒体岳阳非遗行侧记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