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沉默”与淡定


来源: 正解局   时间:2025-02-11 23:37:02





 
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

广东连续三年,在开工第一天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讲话中79次提到了“产业”一词,强调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深圳更是多次被提及。
2月6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全力推动深圳的高质量发展。很显然,深圳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当下最火的人工智能。

就在开工首日,新华社刊发文章《应用为先,未来已来——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观察》,里面提及“到2024年底,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3600亿元、同比增长约35%,人工智能企业超2800家。”

即便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单,但2025年开年最火的话题,莫过于以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为首的“杭州六小龙”。甚至,有不少博眼球的好事者直言:“杭州要依靠AI取代深圳”。

但如果你真的懂深圳,就会知道——这座城市的底色从来不是烟花,而是铁砧。

相比起杭州的泼天流量,“沉默”的深圳其实有自己的底气。
图:新华社
如果说,深圳走的是技术创新的路子,以制造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那么杭州则以互联网和信息经济领域的模式创新。

虽然同为科技创新,但深圳与杭州并没有可比性。当然,谁也不能否认,杭州这一波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力。

近年来,杭州涌现了以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游科互动、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等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这些企业在人工智能、仿生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

例如,DeepSeek以低成本开发出性能超越国际开源模型的AI大模型,引起了华尔街和硅谷巨头的焦虑与恐慌;在蛇年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机器人,则来源于宇树科技,他们研发的机器狗也引发了全球震惊;另外,总部位于深圳,制作团队在杭州的游科互动,去年就用《黑神话:悟空》实现了中国的第一部5A大作,在全球游戏市场刷新多个纪录。

这些案例表明,杭州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上展现了极强的爆发力。

然而,杭州的“六小龙”或许能在某个细分领域惊艳世界,但深圳的可怕之处在于:它能把每一个创新点连成一张网。
比亚迪车间

当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在杭州实验室里奔跑时,深圳的速腾聚创正在量产全球顶尖的激光雷达,洲明科技的UE特效点亮了春晚舞台。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深圳工业机器人以31.8%的增速迅速蔓延。

从华强北的电子元器件到华为的昇腾AI芯片,从腾讯的云计算底座到比亚迪的垂直整合产业链,深圳的“创新闭环”让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时间大大缩短。

公开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5.11万家,数量稳居全国首位,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2024年,深圳服务机器人增长25.8%、工业机器人增长31.8%,呈现出工业机器人平稳发展、非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当全球媒体都在讨论DeepSeek到底用了多少英伟达的芯片才训练出来时,深圳的答案是:自己造。
另一边,深圳不仅在出海,而且还在重构规则。大疆占据全球80%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比亚迪仅用3年的时间就进入了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深圳企业的全球化不是“卖货”,而是“定义标准”。

2024年,深圳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占全国1/10。而且,据深圳特区报报道,2024年深圳已累计参与国际标准(含国外先进标准)3314项,走在全国前列。

所以,当别人在“卷模型参数”时,深圳在“卷光刻机精度”;当别人在“抢算力卡”时,深圳在“建算力基座”。
春节期间,比DeepSeek更火的,无疑是哪吒了。

《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动画片仅用不到9天的时间,票房就已经登顶中国影史第一。

更让人感动的是,那些被哪吒一个个超越的前票房冠军们,《长津湖》《战狼2》,《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都连夜找回自己的官方账号,给哪吒发布祝福海报。

而就在《哪吒2》片尾,出现了参与制作的138家动画公司的名字。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是同行,更是竞争对手,却没有一家动画公司觉得哪吒抢了他们的风头,而是全行业共同托举,把中国动画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同样的,杭州与深圳的竞争并非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未来,从来不是“深圳VS杭州”,而是“深圳+杭州”。

从现阶段上看,不管是深度求索的大模型,还是宇树科技的仿生机器人,杭州在AI创新上犹如“尖刀”,在各自的领域捅开了一道道带着希望的口子。

但问题在于:当全球算力“卡脖子”时,杭州的AI如何持续迭代?当地缘政治撕裂供应链时,杭州的“六小龙”能否独立生存?

在这方面,深圳有答案。

深圳的答案,藏在华为的鸿蒙系统里——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全栈自研;藏在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里——电池、电机、电控全部自主;藏在腾讯的“生态闭环”里——从社交到支付再到云计算,自成一方宇宙。

深圳的创新不是“尖刀”,而是“盾阵”,它不追求瞬间的锋芒,但能抵御最猛烈的冲击。
腾讯展厅

数据不会说谎: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密度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亿元,93.3%来自企业,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2024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华为、腾讯、大疆的专利墙足以让全球对手望而生畏。

据深圳统计局统计,2024年深圳的三大支柱产业仍在加速: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增速16.1%)、机器人(增速15.9%)、新能源(增速10.2%)。更重要的是,深圳企业正在用底层技术重构产业逻辑。例如,比亚迪的全固态电池研发可能彻底终结燃油车时代,华为的“5.5G”通信协议正在重新定义万物互联,大疆的“空地一体”网络将无人机变成城市基础设施。

诚然,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圳有腾讯华为比亚迪大疆的“深圳四巨头”,但深圳也需要自己的“六小龙”。2024年,深圳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孵化出6个独角兽和188个潜在独角兽。

这些数字背后,是深圳用40年时间锻造的“硬科技铁砧”——它不需要镁光灯,但它托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
事实上,与其争论杭州能否取代深圳,倒不如看看深圳和杭州这两座依靠创新突围的城市,它们的创新力究竟来源于何处,是否有什么相同点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在我看来,深圳与杭州的崛起,共同印证了中国创新的底层密码:民营经济的野性生长、政府权力的“有限介入”、人才流动的“去户籍化”。

第一,相信民企的活力。

从华为到大疆,从字节跳动到DeepSeek,有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了,民营企业尤其是新兴的民营企业是创新的最大来源,民企也是我们在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希望之光。

目前,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54万,占全市企业结构的97%;杭州市的民营企业有约90万家,占比90%。

就在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广东将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主角,大力推广深圳6个“90%”经验做法,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职务发明专利、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集中在企业。

而且, 广东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局,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在粤发展。
机构统计的独角兽排名

第二,争当服务型政府。

在“杭州六小龙”火出圈后,不少杭州老板们在朋友圈表扬杭州政府的办事效率高,对中小企业的尊重和扶持。

此前,大家总结深圳的创新力来源时,专家们也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深圳是服务型政府。企业没事情,政府不打扰;企业有事情,政府随叫随到。

这种“无事不打扰,有事效率高”的营商环境,才让越来越多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愿意在深圳创业和投资的吸引力。

深圳与杭州的共同点,恰恰在于政府的“克制”——它们没有用产业规划框死市场,而是用制度创新释放民企活力。
第三,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大学,是人才的第二户籍。

梁文锋从广东湛江,去杭州求学,创立了DeepSeek;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汪滔来香港读书,在深圳创立了大疆。

从硅谷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对创新的推动力。在这方面,杭州背靠长三角,每年有一批顶尖学府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学子。

深圳的高等教育虽然是历史短板,但这几年深圳也是疯狂补进了中山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名校,再加上清华北大哈工大的深圳研究院,以及香港高校的人才北上,使得深圳也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

不管是深圳,还是在杭州,这种创新成果的轮回,绝非偶然。

当深圳在2004年出台全国首个《民营企业促进条例》时,杭州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还未诞生;当杭州在2023年推出“博士后工作站直接落户”政策时,深圳早已用“不问学历、只认贡献”的包容性,吸纳了近千万“深漂”创业者。

这两座城市或许路径不同,但都验证了一个真理:给民营企业松绑,让人才和技术流动起来,就是给创新装上引擎。

有人问:深圳和杭州,谁才是中国创新的未来?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当马斯克的SpaceX需要洛杉矶的创意人才和得州的发射基地时,当苹果的芯片依赖加州的设计和中国台湾的制造时,我们应该明白:

真正的创新高地,从来不是一座城市的独角戏。

同样的,中国科技需要“多极化”发展,深圳与杭州应互补而非内耗。或许十年后我们会发现:今天关于“谁超过谁”的争论,就像在争论长江与珠江孰轻孰重一样,但是它们本就该奔涌向同一片大海。

最后,我请DeepSeek为我写了个结尾,它是这么写道:

“当我们在追逐风口时,深圳在锻造铁砧;当我们在仰望星空时,深圳在铺设轨道。真正的创新高地,从来不是靠一场烟花秀定义,而是看谁能为下一个十年埋下火种。”
来源:正解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