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杜燕)7日,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在通州大运河畔开幕,这是北京首次聚合大运河北京段沿线7个区的资源打造的综合文化品牌活动,致力于生动呈现大运河文化的历史脉络、当代价值、世界意义。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软实力。在北京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大运河北京段作为水利运输工程,为城市建设、水系梳理承载了重要职能。
北京被称为“运河上漂来的城市”。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在开幕式致辞时称,大运河与北京城“休戚与共,相得益彰”。
他提出,北京作为大运河北方起点,要把大运河文化节活动的举办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吸引沿线其他省份参与进来,打造千年运河最亮眼的综合文化品牌。同时,要大力推进文艺创作、展览展演、云端展示、非遗传承、学术交流等活动,打造讲好大运河故事的一流平台,生动呈现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世界意义。
首届北京大运河文化节以“行走运河,赋能小康”为主题。杜飞进说,就是希望人们在吃住行游购娱中,行走运河,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诗与远方”。
多年致力于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的舒乙先生曾说:长城是中国的脊梁,大运河是中国的血脉,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大运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致辞时说,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是一个动态的、活态的工作,其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新闻传播。
陈陆军指出,历史上,中国大运河气贯朝野、运通天下、惠泽亿众,促进了广袤大地上的经济交换、人员交流、文化交融,是促进形成并凝聚呵护中华大一统的强大力量。北京举办本次大运河文化节、北京启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都是务实行动,必将凝聚更多力量,汇聚更多共识,唤起更多关注,让古老的运河焕发更加勃勃的生机。
为助力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中新社作为发起主办方,曾连续两年参与举办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并参与主办此次北京大运河文化节。陈陆军表示,中新社将时刻关注着大运河,努力讲好中国大运河的故事,全力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
北京首次在市级层面举办大运河文化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在开幕式上谈到,北京可围绕“文化、生态、旅游、合作、国际”这五个关键词,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他建议,北京要切实做好立法工作,严格落实大运河空间管控要求,出台负面清单,合理规划岸线使用,整体提升大运河生态景观,并以跨区域、跨流域的文化保护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创新与合作发展。
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将持续至农历十月初一民俗活动“闭漕日”(11月15日)。其间,展览展示、非遗表演、律动运河、“云上运河”、“网红打卡地”评选等39项主题活动,将阐释大运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