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人间禅心-李牧遥国画艺术展”在香港上环文娱中心六楼展览厅隆重开幕。众多艺术界和媒体界知名人士出席,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文化盛事。
本次艺术展由中国文化艺术协会(香港)主办,艺术香港文化推广中心和香港《镜报》承办,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中华名人名家书画院(香港)和环球艺术品收藏家协会(香港)协办。
展览为期十天,至6月17日结束,展期横贯两个周末和端午佳节,适合各地的人们到香港观展。
开幕式上,艺术家李牧遥(上图中),以及一众嘉宾包括艺术香港总策划刘伟忠先生、镜报副社长徐世和先生、中华时报传媒集团主席兼香港美术学院院长、香港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教授,香港书画艺术培训导师协会会长何永祥先生,香港女中国画家协会会长蔡丹群女士,香港金紫荆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赖荣春先生,星河画艺会会长伍汝女士,镜报顾问兼经艺联主席黄经国先生,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顾问庄志刚先生,香港玉器商会会长岑醒文先生,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总编胡海先生,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美术总监林广宁等,共同为本次展览剪彩并致辞祝贺。
李牧遥在香港 摄影:胡海
从古到今,由中及外,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所有顶级的画坛名家,基本上都是男性,女画家登顶的几乎没有。如果以后会出现,李牧遥极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我们记得李牧遥的绘画历程是带着油画“孝心”在全国政协礼堂办个展入世的,而现在,她的国画“佛心”的意味很重了,颇有飘然出世的感觉。毫无疑问,李牧遥是得到上天眷顾的。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也不见得做的好。李牧遥却可以出演电影做演员;拿起咪筒当歌手,还是创作型歌手;提笔写小说,能够得到知名出版社的青睐,中篇长篇小说写了好些本,且叫好叫座,版税可观。
她挥笔作画,更能够横空出世,据了解她学画拜師於徐悲鴻先生的得意門生戴澤先生。她的油画国画新作便成为大型拍卖行的拍品,成交价超过百万元。她做什么成什么,就是这么任性!如此绝艳惊才,叫人情何以堪?国画界有句行话:大师级的画家必须是全才,画人物、山水、花鸟须样样出彩。李牧遥的画也是人物、山水、花卉齐全,看得出来,她是有追求的。而且,不仅是国画,油画她也是高手。很多收藏家看好李牧遥,就是看好未来的她,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李牧遥在画展开幕式 摄影:胡海
李牧遥其人其名其画,随着时间的沉淀,似乎都趋向合而为一了。闻其名、见其人、观其画,人如其名,名如其人;人如其画,画如其人。其间,都似有屡屡仙气溢出。苏东坡说自己,初为文时五彩斑斓,至老,乃造平淡。李牧遥的画风,也是这样的轨迹: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早期她都是以“大写意”的风格创作,汪洋恣肆,心随意转,意带笔飞,行于不可不行,止于不可不止。到了现在,伊人未老,风格已变。李牧遥这些年沉下心来,在日课佛学、手抄心经的同时,开始了“工笔画”的创作,意沉丹田,气定神闲,一笔一划,一丝不苟。李牧遥的近作,将西方“后印象派”的技法融入纤毫毕现的工笔画作之中,透出种种禅意,飘出丝丝佛气。定格为“李牧遥的作品”——独一无二,别无分店。
让人震撼的是这次展览共展出李牧遥的一百幅国画作品,内容包括:红衣罗汉在绿水青山中禅修、24节气花卉图以及荷花禅修系列。李牧遥将中国传统工笔画与后印象派技法相结合,充分展现了她对禅境和自然的深厚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李牧遥以右手绘画,左手题款的独特创作方式,为作品增添了更多个人情感。
李牧遥从1996年开始皈依佛教,最早皈依广州光孝寺的禅宗高僧释本焕大师。当时的禅宗对她创作有一定的影响,阅读不少禅宗书籍,例如《金刚经》《六祖坛经》等,令她明白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真正的修行是用心去悟道,如何去修炼立断烦恼。李牧遥表示:「我的绘画同样用心去画,并非只是用手。后来我又到了青藏高原拜了班玛洛珠法王为师,他是大圆满传承的金刚上师。大圆满是第九层佛法,大圆满法的基础就是禅宗,所以我又进一步了解如何用心悟道,从而在绘画中用心去领悟画中的禅境世界。」
中华时报社长曾晓辉出席画展开幕典礼及参观后的感言文章中说到:“站在这些作品之间,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内敛的禅意世界。李牧遥以笔触勾勒出的,不仅是外在的形象,更是内心对于生命、自然、禅道的独特认知。在这喧嚣的物质时代,这份禅心禅韵无疑是一种清醒的映照和触动。”
李牧遥对记者表示,选择在香港举办个人国画展的原因是对于香港的感恩之情:「在2009年,我的一幅油画在香港以十万港币售出,从那时起,非常感谢香港收藏家,也希望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
李牧遥表示,此次来香港展示国画,希望发挥香港的优势,把中国绘画艺术以香港为起点,带到世界各地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绘画,爱上中国绘画。
“相信香港在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过程中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在香港举办,中国的绘画艺术也能得到全球更多人的认可。”李牧遥说。
中新网记者问及对香港的印象时,李牧遥表示,香港是一个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多种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融合、创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