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 墨 砚!满满书香味的非遗传说,让你品味大河之东的厚重文化!


来源: 运城文旅   时间:2022-03-14 22:33:28





 

运城市新绛县自古为水陆码头,商业和传统手工业历来发达,从而聚集了一批文人墨客,也产生一些为其服务的相关产业。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新绛就占“三宝”

享有极高盛誉的“四大名砚”之一澄泥砚

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绛墨

传承两千年之久的中国传统名笔之一——绛州毛笔

它们的制作技艺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今天

让我们去了解下

关于它们那些有趣的传说

 

绛州澄泥砚的传说

每年春天的时候,黄河里的小鲤鱼们都要跳龙门,跳过去就会化鱼为龙。不过跳过龙门的极少,跳不过去的,额头上都落一个红疤点。汾河的鲤鱼精就没跳过龙门。他无精打采地返回汾河,路过绛州地面,想了想,摇身变成一位潇洒秀才,投奔在汾河岸畔自办私塾的老夫子门下,苦读经书。

设帐授徒的老夫子,生活极其艰苦,一边教书,一边从汾河取泥制作陶砚,凭这两项收入糊口。鲤鱼精在夫子门下读了一年有余,终日相伴老师,从老师的生活联想到自己:三跳龙门不过,破灭了变龙的希望。十年寒窗用功,能不能金榜题名,尚无把握。思前想后,不如投身窑炉,报答老师恩德,还算有所奉献。

这天,他陪老师在制砚窑炉边劳累了三天三夜,趁老师打盹之际,跳入炉膛,刹时,熊熊烈火变幻成五颜六色的奇光异彩。

老夫子醒来,不见身边的学生,很觉奇怪,当他打开窑门一看,满窑陶砚,晶莹玲珑。砚成出窑,多是鳝鱼黄、蟹壳青、虾头红、豆砂绿,皆是精品。此后,“绛州澄泥砚”便出了名。

老夫子非常思念学生,但杳无音信。一天,意外地翻出学生留给他的一首自白诗:我本汾河鲤,龙门失机宜;为报师大恩,投身炼澄泥。

这才明白那些精品澄泥砚来自于鲤鱼报恩。

绛笔的传说

 

绛笔很早就名扬天下。

 

当年制笔祖师爷蒙恬,随着秦始皇东巡,路过绛州亲传造笔技术。此后,绛州毛笔技艺超群,锋颖特好,具备了齐、健、圆、锐四大特点。尤以胎毛狼毫,精品盖世。毛笔发展到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时,更是风靡一时,说来还有段传说:

赵匡胤二十几岁时,无有事干,就来到绛州投奔他父亲的朋友王御史。王御史鼠目寸光,有些瞧不起肚里墨水不多的赵匡胤。留住几天,写一封信把他推给河南洛阳另外一个朋友,走时连一天路费都不送。

赵匡胤走出王府,摸摸空空的口袋,不觉仰天长叹说:“天下之大,资助一笔何难求也!”此话正好被绛州笔庄的老掌柜听见,错认为这个小伙子想得一支好毛笔。就笑着说:“小伙子,一笔并不难求,我送你狼毫两支。”说着就从褡裢里取出两支毛笔,送给赵匡胤。

赵匡胤知道老掌柜错听了他的话,真是百感交集。抱拳说:“谢谢老伯美意,来日必定报答。”老掌柜说:“两支毛笔,不值几文,望你早日跳龙门,金榜题名。”赵匡胤谢过老掌柜,迈步朝前走去。

赵国胤登基后,开科取仕。一天忽然想起当年遇难绛州,老掌柜赠笔一事,命皇门官宣召翰林院大学士,说“传吾旨意,今年开料取仕,会考举子都要用绛州毛笔。”俗话说:君无戏言,赵匡胤一句话,把绛州毛笔声誉提高了百倍。

从此之后,绛州毛笔年年是贡品,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书画名家,一朝一代地重金购买绛州毛笔,一直延续到今日,毛笔生意仍是兴盛不衰。

 

绛州龙门墨的故事

一千年前,绛州龙门墨为皇宫贡品,有“落墨似漆,万年存真”的美喻。有关绛墨的起源,民间还流传一个动人的故事。

图源:新华网

很早以前,人称“粮米之仓”的古绛州大地,年年五谷丰收,家家户户产的粮食是大仓满,小囤流,丰衣足食,人们有吃有穿,便满足了现状,把粮食不当回事,喂牲畜,养鸡鸭,有的人还拿上白馍去给孩子擦屁股。这一下可把玉皇大帝给惹恼了,接连几年不下雨,不下雪,大地又干又冷。满岭松柏林木的峨嵋岭,因少雨缺雪,树木枝叶都快干枯了。

一个风高月黑夜,火神放了把火,整个峨嵋岭给烧起来,郁郁葱葱的青松岭一下子变成了火焰山。峨嵋岭的林木里,常年生长着一种玉翅鸟,冒着浓烟烈火,到处鸣叫,唤醒人们救火。

岭前岭后被唤醒的人们,面对火海尽力去扑打,扑打了两天三夜,才将火熄灭。救火的人脸面被熏成锅底子,玉翅鸟的羽毛也被熏得乌黑发亮。大家感激它报告火警的功劳,称它为“乌黑神鸦。”

一场大火,让绛州大地到处是烟火味。人们为除掉烟熏火燎气味,用冰片、麝香、丁香去治疗受火毒害的人。

一天,绛州龙门墨坊的师傅们不小心把冰片、麝香等香料掺进了墨中,结果发现墨锭异香清神不蛀不腐,同时他在细研矿物做墨成锭的基础上,发现松烟不如油烟。

这一发现让墨坊师傅欣喜万分,后来他又把金箔加入墨泥中捶打制成墨锭,质细蕴光,不胶不涩;研墨写字,乌黑铮亮。制作出来的墨闪闪发光,和“乌黑神鸦”翅膀一样。挥毫作书,不浸不晕;泼墨画画,幽香淡浓,尽如人意。

墨锭声名大振,很快被选作贡品,每年以千锭之数进贡朝廷。自此,绛州“龙门墨”誉满神州,很受文人画士青睐。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长江首城宜宾:向“绿”而行 “储”类拔萃 长江首城宜宾:向“绿”而行 “储”类拔萃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