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侨批文物馆昨日笑迎海外华媒八方客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9-09 09:43:12






侨批传百年,家书抵万金。2019年9月6日下午,由中国侨联主办、广东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聚焦大湾区”“2019海外华文媒体广东采风行”活动,在汕头拉开帷幕。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位海外华文媒体社长、总编,从世界各地风尘仆仆地赶到汕头,尚未入住酒店,即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汕头市侨联主席谢惠蓉带领下,参观访问了汕头侨批文物馆等。

四海潮人本一家,侨批当为传家宝。潮汕话把“信”称为“批”。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特殊凭证。近代潮汕籍侨胞为生活所逼或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及其他国家谋生。由于当时东南亚等国金融邮讯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海外侨胞捎回家乡的款项和信息,由专门往来国内外的“水客”和侨批馆递送。于是就有了大量的侨批文物。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认为,潮汕侨批是研究海内外潮人经济政治史的一项世界性课题。

作为散布在世界各地逾千万侨胞的广东著名侨乡潮汕地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继推动“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之后,在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先生、饶宗颐教授倡导下,在省、市领导关心、支持下,于2004年创建了汕头侨批文物馆,并于2013年迁至新馆。被饶宗颐等专家誉为“侨史敦煌”的10万余封“潮汕侨批”,均被收入馆中。
馆内包括“侨批的历史轨迹”、“华侨侨眷生命线”、“侨批文化的研究”、“筹办侨批文物馆”四个部分的200幅照片和部分侨批原件、送批用具等文物,生动地再现了侨批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功能,为潮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让潮文化风貌得以保存。

据介绍,汕头侨批文物馆现已征集到侨批原件近3万封、汕头市民邹金盛收藏的侨批复印件3万多封、汕头市民麦保尔录制并收藏的近4万封侨批的32片光盘和泰国许茂春先生珍藏的一些曼谷侨批局老照片;还有送批用的市篮、批袋、水布、纸雨伞等文物以及有关侨批研究的文件、书刊。其中,一封151年前旅居泰国的父亲给在家乡的儿子寄了10块洋元的侨批,成了迄今全国收藏年代最古远的华侨历史文物之一。 

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在文物馆收集的侨批中,有父亲为刚出生却不曾谋面的孩子取名的;有儿子问候年迈双亲的;有父亲要求赎回被卖女儿的;有父母鼓励儿子发愤读书的……一封封侨批,浸透着海外侨胞对故里的一片深情。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封封侨批,更像一个又一个历史画面,组合成一部历史纪录片,让人重温了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再现了当年海外侨胞艰苦创业、心系桑梓、与祖国与家乡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尚情怀。 

据介绍,在抗战期间,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侨胞节衣缩食,以年捐、月捐、节日特别捐、结婚祝寿喜筵节约捐等形式捐款救国。据各方面统计,海外侨胞每月捐款相当于国内每月军费的三分之一。这些捐款都是通过侨批或银行寄汇输入国内的。当时的侨批局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有的在侨批信笺上印有19路军军长蔡廷锴的近照和“救国英雄”4个字。 那一张张侨批,记录了当时每一个普通潮汕人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们这一代人存在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再现了当年潮汕开放史上那些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华侨奋斗史。

参观访问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表示,一定要将侨批文物馆向海外华人宣传,让海外华人都知道当年先贤海外打拼的辛酸史、奋斗史。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新技术迸发“新质生产力”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200亿 新技术迸发“新质生产力”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200亿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